植物营养效率类型分为什么(植物营养学的概念)
植物营养性状:指与植物营养特性有关的植 物性状的总称,主要包括养分效率(如氮 效率、磷效率、钾效率、铁效率和铜效率 等)和对元素毒害的抗性(如抗盐性、抗 铝性、抗镉性等)。 第一节植物养分效率的遗传学特性 我国农业生产中养分效率较低; 原因:一方面是养分在土壤中的损失问题;另一方面是作物本身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较低。 遗传学缺乏(genetic deficiency):由 于未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对养分吸收利用的 遗传潜力而导致的养分缺乏称为养分的遗 传学缺乏。 养分效率的定义:植物对养分元素吸收 和利用的能力大小以养分效率(nutrient efficiency)来表示。 二、植物养分效率的评价指标 无论用哪一种定义,养分效率都需要 养分吸收量或产量等具体评价指标。养分 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。 绝对指标:是指在一定的土壤养分条件下 植物养分的吸收量或产量; 而相对指标:则是指在土壤养分胁迫条件 下植物的养分吸收量或产量与其在土壤养 分充足时的比例。 在实际生产中,单独用绝对指标或相对指 标来评价植物的养分效率都不够完善,最 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考虑。 Lynch 建议将绝对产量指标和相对产量指 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植物的养分效率,认 为可将植物养分效率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1.低效率型 低效率型是指无论在低养分或者高养 分条件下产量均较低的植物类型。这类植 物虽然对低土壤肥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, 但因其产量较低,在实际生产中直接利用 的意义不大。 2.高效率不耐肥型 高效率不耐肥型是指在低养分条件下产量较 高,但在高养分条件下产量较低的植物类型。这 类植物的相对养分效率较高,表现出对低土壤肥 力较强的适应性。因此,这类植物一般具有适应 低土壤肥力的优良
植物的养分效率有哪些含义?养分效率的概念:养分效率是指介质中(如土壤)单位有效养分所能产生的植物产量(生物学产量或经济产量)。
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:一是侧重于植物对环境中养分的吸收能力(被称之为“吸收效率”);二是侧重于植物对体内养分的利用能力(被称之为“利用效率”)。即:在农业生产中,养分效率常常用来衡量投入(施肥)与产出的经济效益,即所谓的“肥料利用率”(肥料回收率),它不包括土壤中养分的效益。即:对于大多数营养元素而言,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都较低,但植物若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能力,随着介质中养分浓度的增加,植物对该养分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均为增强,并使之产量提高,这时,该植物被认为是养分效率高的基因型。
不同基因型植物的养分效率具有显著差异;不同营养元素的养分效率的遗传控制也各异。大量营养元素的遗传控制比较复杂,大都是由多因素控制的数量性状;而微量元素则比较简单,主要是由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。
植物营养效率有哪些遗传特点?植物营养效率的遗传特点:不同基因型植物养分效率的高低,主要取决于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两个方面,而养分高效基因型应具备的特点有:理想的根系形态和根系分布;对低浓度养分有较高的吸收速率;胁迫时根际有强烈的适应性反应;体内运输和再利用能力强;利用率高或代谢需求量低。
养分吸收效率取决于根际养分供应能力和养分的有效性,以及植物根细胞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和转运能力。植物吸收养分时,养分必须首先到达根表才有可能被根吸收。因此,养分离根越近,即被吸收的可能性越大。但某些养分,如磷、锌等,在土壤中移动的慢且距离很小。所以,根系的形态特征,如根系的体积、几何形状、长度、分布深度、分枝状况、根毛数量等和根的结构特征对养分的吸收有明显影响。此外,许多植物还可以与真菌共生,通过菌丝的延伸,对土壤中有效性低的养分进行活化、吸收和运输。然而仅靠根系形态和变化尚不能满足植物从土壤中摄取养分的需要,植物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生理特性的变化来改变根—土界面微域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性状,从而活化根际养分,增加根对养分的吸收。因此,根际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改变,根分泌的还原性和螯合性物质及微生物能源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等,都是衡量不同基因型养分吸收效率的指标。
养分利用率高的植物能以体内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正常的生长代谢,并产生一定的生物量。随着外界养分供应浓度的增加,养分利用率会逐渐下降。不同基因型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,而且高效基因型的养分利用率高。